Copyright © 2021 中国共产党井冈山市委员会党校 版权所有
地址:江西省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双马石大道1号
赣ICP备19007804号-1 电话:0796-8935799 电子邮件:jgsswdx@sina.com
浏览量:4939次 时间: 2021-01-22
二、为主义而牺牲
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,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荣辱与共、鱼水相依的血肉关系。有了这种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、军民关系,党和红军就能根植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深厚沃土之中,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,并拥有勇于牺牲、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。勇于牺牲、勇于胜利、视死如归,这是井冈山革命英烈的选择,也是他们人生观的显著特征。在血与火的斗争中,他们既要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阶级大搏斗,又要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错误思想做斗争,他们拋头颅、洒热血,用生命谱写了敢于牺牲、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壮丽诗篇。
在井冈山斗争时期,红军指挥员们颈脖子井冈山时期的牺牲带子都系着一条红带子,取名“牺牲带”,表明他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献身的决心,打仗之前,互相之间只有两句话,一句是告诉我的老母亲,你儿子在什么时候、什么地方光荣牺牲了,另一句话是胜利之后,在烈士纪念册上给我登记一个名字。在他们看来,为了中国人民的神圣事业而作出自己最大的牺牲,直至宝贵的生命,都是值得的,是无可置疑的,是重于泰山的,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用自己的一言一行,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誓言,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。
卢德铭,一个响亮的名字,一个值得我们永远缅怀的人。卢德铭是四川宜宾市人。在那风云激荡的岁月,他英勇投身革命,1924 年报考黄埔军校,经孙中山先生亲自主考,录取在黄埔一期。毕业后,分配在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。在征讨军阀陈炯明和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。1927年初,出任警卫团团长。秋收起义爆发后,受党指派担任起义部队总指挥。毛泽东在文家市会议上得到卢德铭的支持,前委才顺利作出了“向萍乡退却”的决策,开始了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。没想到萍乡驻有重兵,部队无法通过,只有绕道芦溪寻找出路。9月22日,部队在天蒙蒙亮的时候,突然遭到赣敌朱培德特务营的袭击。为了掩护部队撤退,卢德铭挺身而出,指挥官兵沉着应战,正当卢德铭打败敌人准备率队撤离的时候,一颗子弹夺去了他年仅22岁的生命。
他是战功卓著的战将,同时更是毛泽东的得力助手。他深受工农革命军官兵的拥戴。他完全可以不必亲自走到战斗的前列,而是在指挥所里指挥战斗。但是,为了更快地消灭敌人,为了官兵们更早地脱离危险,他没有恐惧,谨记自己的责任,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。
井冈山的斗争,是一幕血与火、灵与肉撕打搏杀的壮烈剧。在剧中,美丑良莠,逐次亮相,所有登台者都尽情地演绎自己,留下了或精彩或丑陋的片段。
谢甲开,出身于富贵家庭,可却走上了一条革命的道路,站到了贫苦阶级的一边。井冈山斗争中,他既非红军战将,也非地方主要领导人,只不过是宁冈县茅坪乡工农兵政府的一个小小秘书。然而,他却以壮丽的青春和崇高的理想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人生。在国共合作时期,他积极参与组织农民协会。1927年10月,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茅坪安家,他又主动协助革命军建立后方留守处、医院, 帮助解决军队给养。1927年冬天,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从此,对着党旗的誓言铭刻在他心中,要为天下受苦大众谋利益成为他的奋斗目标。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开始后,他义无反顾,把家中的粮食、衣物、食油分给贫苦农民。他的行动,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。1928年1月,他被选为茅坪乡工农兵政府秘书。在那非常的日子里,谢甲开身兼数职,为了革命事业日夜奔忙。1928年3月,工农革命军两个团都去了湘南,边界兵力空虚,国民党军乘虚而入, 欲把茅坪烧光杀光。为了掩护群众转移,谢甲开被敌人抓住了。面对威逼利诱,谢甲开誓死不降。残暴的敌人恼羞成怒,把他押到茅坪河边,扬言将他处死。面对死亡,谢甲开放声大笑,高呼“共产 党万岁!红军万岁!”慷慨就义。谢甲开的血,染红了茅坪河水。 他,只活了32岁,短暂的生命却放射出璀燦的光辉。
在井冈山斗争的史册里,记载着一位“战神”,这就是红四军第二十八团三营营长肖劲。肖劲,湖南石门人,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。
6月23日,红二十八团从新城出发,赶到一个叫茅管坳的制高点时,老七溪岭的最高点百步墩已被先期到来的敌人所占领。敌俯我仰,给攻坚的形势增添了很大难度。战斗打响后,敌人密集的子弹,压得红二十八团官兵无法前进。抢占百步墩是唯一的选择。肖劲主动请缨,担任了冲锋队队长。密集的枪弹下,肖劲带着冲锋队时而匍匐,时而跃起,一步步地向百步墩冲去,肖劲冲在队伍的最前面。一次、两次、三次……冲锋未能奏效。中午时分,敌二十五、二十六团散在各处休息。肖劲抓住这个机会,再次组织了冲锋。敌人慌了,急忙组织反击。突然,一颗子弹击中肖劲的腹部,肠子涌了出来。他使劲捂住伤口,将肠子塞回腹腔内,撕下一条袖子裹住腹部,继续往前冲锋。大家呼喊着蜂拥而上,踏着肖劲趟开的血路,冲上了百步墩,将敌人压至龙源口。肖劲却静静地躺在百步墩,永远地闭上了疲惫的眼睛。肖劲的英勇壮举,撼天动地。他以自己的鲜血和伟岸身躯护卫着他的战友兄弟!
1928年12月,遂川县苏维埃政府文件《共产主义者须知》明确提出,共产主义者应当“不畏难、不怕死、不爱钱、为共产主义而牺牲”。在井冈山斗争时期,许许多多的革命者为了理想,为了信念,不计任何报酬,不讲价钱,为党牺牲一切。刘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。
刘真是井冈山时期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常委、永新县委书记。
他把自己的名字由“刘珍”改为“刘真”,寓意为“相信真理、追求真理”。1929年7月,他在从南昌返回的船上,不幸被捕。敌人用尽一切手段,企图改变他的立场。南昌卫戍区司令王均亲自劝降,遭到刘真斩钉截铁地回答:“我生是共产党人,死是共产党鬼。要杀便杀,决不会与尔等反革命为伍!”凶残的敌人无可奈何,竟将刘真放入熬樟脑油的大木甑里活活蒸死!刘真牺牲后,江西省委发出通告、拟定标语口号:“继续刘真精神!” “刘真精神万岁!”他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“为主义而牺牲”的铮铮誓言。
张子清,红四军十一师师长,1927年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,在三湾改编时任三营营长,是毛泽东最为倚重的军事指挥人才之一。后率领三营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,行至遂川大汾时遭萧家壁地主武装的袭击,与大部队冲散。尔后,与副营长伍中豪率三营转战到湘南地区,与朱德部队巧遇,后辗转至井冈山,并参加了攻打茶陵的战斗。1927年12月,升任团长。1928年3月,部队在往湘南运动途中,张子清为掩护朱德、陈毅部队后撤,不幸被一颗子弹击穿了左脚踝骨,他被迫从战场上被抬下。负伤后,他仍然以 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各种活动。一方面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, 筹划军事行动;另一方面做战士、伤病员的思想政治工作。在一次 作战中,红军缴获了一些药品和食盐,战士们将药品和食盐优先送给他。他却总是委婉地推辞,把药品和食盐让给其他重伤病员。1928年底,井冈山出现了断盐,他把最后积存的一点用来洗伤口的食盐送给了其他战士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医药条件的短缺,张子清的伤势愈来愈重。1929年1月,毛泽东、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下山, 向赣南游击,张子清自愿留下来,协助红五军彭德怀军长指挥第三次反“会剿”。后来,被迫转移到金狮面猴子山的游击洞里,当时身着单衣的张子清,在天寒地冻的境况下,每天只是一把黄豆一把雪地生活着,后终因伤口发炎,壮烈牺牲,年仅28岁。
在小井红军医院,当来不及转移的130多名重伤病员和医务人员,被敌人团团围住的时候,他们用拐杖、板凳、木棍等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。最后终因寡不敌众,被敌人押到离医院200米处的一块稻田里。敌人在稻田斜对面50米远处的小桥上架起了机枪,并凶神恶煞地追问红军大队的去向和群众隐蔽粮食、武器的地方。面对死亡的威胁和生存的诱惑,130多名红军战士怒目而视,毫无惧色,他们中没有一个点一下头或说一句求饶的话,全部倒在国民党 机枪扫射下的血泊里,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,他们的鲜血浸红了一丘稻田和旁边的小溪流水,他们生命中最后的呐喊“中国共产党万岁”响彻了整个山谷。
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死观?这是一种为人民利益而死的生死观, 他们无怨无悔的生死选择让死亡成为了生命中最高的礼赞。
不仅红军指战员勇于胜利、勇于奉献,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教育下,也表现出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”的英雄气概。
在遂川县西庄,曾发生过一个“工农护大印”的感人故事。 1930年红军撤出遂川后,反动武装萧家壁对革命群众进行疯狂报复,搜寻苏维埃政府的印章。西庄的群众都知道,苏维埃政府的大印保存在乡苏维埃成员、赤卫队员冯恩增手里,可谁也不露一点儿风声。乡苏维埃主席李邦万一家被抓走了,刚烈的贫苦农民李耀琦被杀了,倔强的乡赤卫队队长曾宝华也被杀了。曾宝华牺牲前,大声怒斥匪徒的暴行。匪徒又把曾宝华的妻子郭桂英及其独子带到曾宝华尸体前,威逼她说出红印章的下落。郭桂英坚贞不屈,结果母子两人被匪徒活活打死。这是普通的井冈山群众面对生死的英勇选择。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发生的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,没有一次胜利是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牺牲和奉献的,他们的这种精神是伟大井冈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1929年2月初,国民党军队侵占大井村后,肆意烧杀抢掠。他们逼着年仅16岁的共青团员吴月娥带路寻找红军。吴月娥立场坚定,爱憎分明,她沉着地把敌人引向羊肠小道,当来到一边是葸崖峭壁,一边是深谷急流的险地时,吴月娥突然回转身来,紧紧抱住一个跟在她身后的国民党军官,跳下了万丈深渊,与敌人同归于尽,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
肖子南出生于宁冈县龙市一个中农家庭。少时天资聪颖,读书过目不忘,被人称为“小神童”。可是,当肖子南读完私塾后,家里再也无力供养他到外地去上新式中学了。1925年,宁冈在龙超清的带领下闹起了革命。只有18岁的肖子南勇敢地投入了这场运动。他成了青年学生的首领。1928年2月,共青团宁冈县委成立,他被推为第一任书记。1928年“八月失败”后,地方武装急需政工人员,组织上考虑到他出色的才能,任命他担任县西北特区赤卫队党代表, 从此他弃笔从戎,带领赤卫队积极打击敌人。1930年2月,“袁、王事件”发生后,袁文才的妻叔谢角铭与王佐的哥哥王云龙“通电反赤”,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铲除共产党的“死硬分子”。不幸,肖子南在一场战斗中被抓住了。谢角铭企图将他拉入敌营,但肖子南毫不动心。谢角铭抓来肖子南的父母、兄嫂、侄子,进行逼降。肖子南大骂叛徒谢角铭,凶残的谢角铭恼羞成怒,竟然当着肖子南的面, 连续杀掉了他的五个亲人!敌人决定处决肖子南。肖子南为了救出与他同时被俘的红军班长王泰祥,假意提出要在晚上死,愚蠢的敌人应允了。当到刑场时,肖子南突然用自己的身子撞灭了敌人的火把,掩护王泰祥成功逃脱,自己却倒在了敌人的子弹下。
1929年5月初,由于叛徒出卖,莲花县县委书记刘仁堪不幸被捕。国民党莲花县县长邹兆衡企图诱降,声称只要刘仁堪交出全县共产党组织名单,交出红色独立团的枪支,就可以委以重任。刘仁堪严厉痛斥敌人,敌人恼羞成怒,对刘仁堪施以酷刑,却一无所获, 最终将他押到县城南门斩首。临刑前,他向群众慷慨陈词,大骂国民党反动派。残暴的敌人用匕首割去刘仁堪的舌头,血流满地。刘仁堪不能说话,就用脚指头蘸着血在地上写下“革命成功万岁”六个鲜红的血字,从容就义。
曾志,湖南宜章人,1928年随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。曾任小井红军医院党支部书记等职务,参加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。她在井冈山托孤的故事,至今令人动容。1928年的冬天,曾志刚刚生下孩子,湘赣两省的军队就对井冈山开始了第三次“会剿”,原本体质虚弱的她, 接二连三遭受了难产、乳腺炎、产褥热等疾病。加上敌人的经济封锁,曾志连个鸡蛋都吃不上,没有奶水,孩子不见长不说,饿得总是哭。又逢天气寒冷,衣着单薄的母子俩几乎是天天坐在床上度日。
就在这时,她接到了毛泽东写来的一封信,告诉她要随军出发, 出击赣南,并要立即做好准备,赶至茨坪。曾志知道,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。可孩子怎么办?带着孩子又怎能在这天寒地冻中行军突围?
必须留下孩子。她无法与孩子的父亲蔡协民取得联系。作为红军主力团二十八团党代表的蔡协民,此时正在军中忙于军务。曾志果断地叫人请来王佐。王佐平时就很佩服这位身材瘦小的红军医院总支书记,佩服这位年轻的母亲。王佐找来了自己手下的警卫连石副连长,把孩子取名叫石来发。望着瘦小的孩子、望着冒着风险为自己收养孩子的红军兄弟,曾志泪流满面,在孩子身上塞进了仅有的一块银元,双腿一软,跪了下去。后来,石副连长一家都牺牲了, 石来发跟着一位瞎眼老婆婆乞讨长大。1952年,在井冈山地方政府的帮助下,曾志找到了这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。这时曾志已是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电业局长、党委书记,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。母子相见,百感交集。曾志何尝不想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呢?但是,她并没有用自身的权力为她魂牵梦绕、几经周折找到的孩子谋取任何利益,而是选择了把他送回井冈山继续当农民。后来,曾志官至中组部副部长。直到她去世时,她的儿子石来发仍在革命老区井冈山务农。现在,石来发的儿女们依然在井冈山过着普通人的生活,没有要求政府任何特殊照顾。